人生而带癌!研究癌症40年,肿瘤院士坦言:不是所有病人都要开刀
“饿死”癌细胞你听说过吗?
癌细胞就像“营养掠夺者”,与正常细胞争抢养分,让自己越长越大。而近些年的研究发现,限制或阻断癌细胞的能量摄入,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发展。
但最新的一项研究颠覆了我们的认知:疯狂消耗能量的,可能不是癌细胞。
一、改写肿瘤100年研究的一项发现
100年前,著名生理学家、诺贝尔奖获得者Otto Warburg医生与同事们发现:与正常细胞相比,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更多。癌细胞需要快速分裂和增殖,因此会以极高的速率消耗葡萄糖。
在此基础之上,在过去20年里,癌症代谢领域的研究出现了爆发式增长。正因为如此,PET肿瘤成像可以利用癌细胞对葡萄糖的“渴望”,用放射性葡萄糖示踪剂(FDG)诱惑癌细胞,最终让癌细胞现出原形。
但医生们发现,有时候PET扫描结果中应该发亮的部分却没有发亮。
为了找到原因,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的4位教授组成了一个研究团队,进行了一组实验,并于2021年4月7日,将结果发表于知名期刊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他们往肾癌小鼠的体内注射PET示踪剂,把肿瘤取出,利用技术把肿瘤中的细胞分门别类,再测量它们的放射性,结果有了令人惊讶的发现:一直以来,主要消耗葡萄糖的并不是癌细胞,而是一种叫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。
研究人员发现,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葡萄糖代谢活性,相反,癌细胞对葡萄糖却没有想象中“热衷”,而是对谷氨酰胺有着更大的“兴趣”。进一步研究还发现,不仅是肾癌,在结直肠癌、乳腺癌等癌症实验中,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。
最终研究人员得出结论:不同类型的细胞对营养物质做好了分配,它们会根据自身特定的代谢程序消耗特定的营养物质,比如癌细胞消耗谷氨酰胺和脂肪酸、巨噬细胞消耗葡萄糖……
新闻稿对该研究这样评价道:由于这一发现,发展了100年的癌症代谢模型研究史将被改写,“饿死”癌细胞并非原来想的那么简单。
二、院士:人,生而带癌
研究癌症40年,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教授在谈到对癌症的理解时表示,每个人从出生开始,身上就带有癌细胞。至于为什么有的人与癌细胞相安无事,有的人却成了癌症患者,取决于我们身体对于癌细胞的控制。当细胞增生不受控制时,就会迅速扩张,无限繁殖,最终变成癌症。
对于癌症的治疗,樊院士表示,不是所有的肿瘤都该切。
目前主流的癌症治疗方法都以杀死癌细胞为目的,手术一刀切下去,或者重复放化疗,透支患者的身体。最后,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可能没有被完全清除,人就已经被折磨得不行了。反过来,如果人体与癌症共存亡呢?短的说不定可以再活一二十年,长的甚至能带癌生存,不影响正常的生活。
因此,在治疗癌症上,不能盲目地“一刀切”,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聪明地选择适合的疗法才行。
三、《家庭防癌指南》权威发布
4月15日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癌症中心联合发布《家庭防癌指南》,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赵东兵主任表示,家庭生活中也隐藏着不少癌症危险因素,但很容易被忽视。《家庭防癌指南》的发布,给了我们更好的防癌指导。
1.避免家庭致癌因素
家庭致癌因素包括家庭不良饮食习惯,例如新鲜蔬果摄入不足;家庭成员普遍超重、肥胖,缺乏运动;家庭成员有抽烟、酗酒、熬夜等不良嗜好;家庭氛围差,家庭成员矛盾冲突、夫妻感情破裂、兄弟姐妹不和睦等。
2.警惕肿瘤信号
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,但并非万无一失。如果无法阻止癌症的降临,就要通过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进行防控。
癌症是有预兆的,常见的包括:
·频繁剧烈干咳、咳痰、痰中带血;
·身体浅表部位出现不痛不痒肿块,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大;
·大便习惯改变,排便次数增多、大便变细、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、便血等;
·不明原因的出血,比如阴道出血、鼻子出血、排尿出血等;
·食欲不振、浑身乏力,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幅度很大。
3.关心早期筛查
定期体检也是防控癌症的重要措施,尤其是癌症患者的家庭,要根据针对不同的癌症进行防癌体检,比如肝癌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测甲胎蛋白,乳腺癌高危人群要定期做钼靶和超声等。
预防癌症,防微杜渐是关键。虽然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,但只要做好调整生活方式、定期体检等防范措施,就能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。